最新文章
最新文章
鼻甲肥大偏方有哪些?當代的生活里,有很多引起鼻甲肥大發生的原因。鼻甲肥大屬于鼻部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,鼻甲肥大偏方可以配合治療以及預防。一起聽聽成都耳鼻喉醫院醫生詳細介紹鼻甲肥大的偏方。
圖:醫生為鼻甲肥大患者記錄病情
鼻甲肥大偏方
1、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鼻甲肥大偏方,空氣新鮮,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。居室的空氣比較干燥及過冷、過熱、過濕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御機能,造成功能障礙,咽部感覺異常,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。早晨、飯后及睡覺前漱口、刷牙,可以保持口腔清潔。同時,防治口鼻病>疾病,消除炎性病灶,對防治咽炎也不容忽視,這是咽炎的治療方法。
2、進行飲食調養鼻甲肥大偏方,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宜,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、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。如橘子、菠蘿、甘蔗、廣柑、鴨梨、橄欖、蘋果等,或多喝水及清涼飲料,但飲料不能太濃。忌食煙、姜、椒、芥、蒜、酒以及一切辛辣之物。
3、氣功lf治療咽炎鼻甲肥大偏方,方法是:靜坐,兩手輕放于兩大腿,兩眼微閉,安神入靜,自然呼吸,口中蓄津,意守咽部,待津液滿口,緩緩下咽,如此15-20分鐘,然后慢慢的睜開眼睛,以一手拇指與其余四指輕輕揉喉部,自然呼吸意守手下,津液滿口后,緩緩下咽,如此按揉5—7分鐘。每日練2-3次,每次15-30分鐘。這也是咽炎的治療方法。
鼻甲肥大飲食
1、忌辛辣刺激食物。辣椒、胡椒、咖喱、芥末、桂皮以及過于濃烈的香料、辛辣刺激物,會對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,還容易引發炎性病變。
2、忌寒涼之物。鹵菜以及各種過于咸的水產品,本性屬寒涼,食用之后會導致病變部位的粘膜出現收縮,從而加重鼻塞,咽喉不舒適的情況。
3、忌生冷食物。鼻甲肥大屬于外感風寒型的患者避免吃生冷食物,如果鼻甲肥大患者吃比較多的寒涼食物,例如各種冷飲,容易刺激鼻部粘膜從而導致病情加重。
4、忌飲酒。喝酒的時候酒精會揮發從鼻孔進入鼻腔,從而刺激鼻粘膜,造成鼻部粘膜發生充血。酗酒不僅容易導致慢性鼻炎,還容易加重病情,比較加大治療。
圖:醫生為鼻甲肥大患者寫治療建議
鼻甲肥大癥狀
1、 局部用血管收縮劑后粘膜收縮不明顯。
2、多為持續性、鼻塞較重、常張口呼吸,嗅覺多減退。
3、下鼻甲明顯肥大,或下鼻甲與中鼻甲均肥大,常致鼻腔堵塞。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。
4、 粘膜腫脹,呈粉紅的或紫紅色,表面不平,一般呈現節狀或桑葚狀,主要是以下鼻甲前端以及其游離緣為明顯。探針輕壓凹陷不明顯,觸之有硬實感。
5、當肥大的中鼻甲壓迫鼻中隔時,鼻甲肥大容易引起三叉神經眼支所分出的篩前神經受壓或炎癥,從而會不定期發作性額部疼痛,并且還容易向鼻梁和眼眶放射,稱篩前神經痛,又稱篩前神經綜合征。
鼻甲肥大怎么辦
1、當血管收縮劑滴鼻液的應用,限于輕型病例。
2、對于下鼻甲的粘膜下硬化劑注射,其作用機理為硬化劑注射后,可使局部發生化學性炎性反應,很容易產生一些疤痕組織,縮小鼻甲體積,改善通氣。
3、下鼻甲粘膜下電凝固肥厚的粘膜組織,會收縮疤痕。
4、冷凍手術,是將特制的冷凍頭置于下鼻甲表面做冷凍,每次1~2分鐘,使病變粘膜壞死脫落而再生粘膜。
5、下鼻甲治療沒有效果,或者粘膜顯著肥厚,或肥厚部分位于下鼻甲后端或下緣,可行下鼻甲部分qcs。下鼻甲切除不宜過多,原則上不超過下鼻甲的1/3,以免影響鼻粘膜功能或繼發萎縮性鼻炎。
鼻息肉如何治療效果好
》》》鼻甲肥大多數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?點擊咨詢
圖:醫生問診鼻甲肥大患者
鼻甲肥大護理
1、注意工作、生活環境的空氣清凈,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。
2、加強身體鍛煉,可以選擇慢跑、太極拳、打羽毛球等有氧運動,持之以恒,能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;促進血液循環,是鼻甲內的血流不易阻滯淤積,造成充血。
3、從夏天溫暖的時候開始,堅持用冷水洗面擦鼻,四季不間斷,增強身體尤其是鼻子對寒冷的抵抗力。寒潮來襲或氣溫突變時注意防寒,洗澡后應要擦干頭發再入睡,防止感冒,適當時候注意戴上口罩。
4、戒除隨意挖鼻的不良習慣,鼻塞時不要強行擤鼻,以免損傷鼻腔毛細血管,引發鼻出血,還可以防止帶菌粘液逆入鼻咽部引發中耳炎。
5、進行鼻部的自我保健按摩,雙手食指同時按摩眼內角鼻梁處,由上到下,反復60次;用中指揉按迎香穴,作旋轉狀按摩,以有酸痛感為佳,反復60次。可反復按摩,每日3-4次,能有效地預防鼻甲肥大的發生,明顯緩解鼻甲肥大的癥狀。
6、忌食生冷、煙酒、辛燥刺激之品。適當補充維生素,飲食盡量選易消化吸收食物。
7、用溫開水或者生理鹽水清洗鼻腔,清除結痂,再以棉簽蘸生蜂蜜、AD魚肝油等涂在肥大鼻甲表面,每日1次,長期堅持,直至鼻腔痛癢感消失,無分泌物結痂,嗅覺恢復。
8、患感冒時要及時地治療。積極治療慢性單純性鼻炎,鼻粘膜收縮劑如滴鼻凈、呋嘛滴鼻液等慎用,尤其不要長期持續的使用。
推薦閱讀:如何治療鼻甲肥大
手機端文章入口:http://m.cdrpwgk.com/bjfd/162.html